清远人才网>>清远资讯
清远两年累计整合涉农资金15.67亿元
作者:hjq 来源: 阅读次数:2873次 发布日期:2020年7月28日

2014年11月 市委市政府印发《清远市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试行)》,标志我市涉农资金整合正式实施。

  ●2016年3月 国家财政部、发改委等八部委印发《关于开展市县涉农资金整合优化试点的意见》,确定我市为全国首个涉农资金整合地市级试点市。

  ●2016年10月 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等八部门正式批复清远市试点实施方案,我市全面开展涉农资金整合工作。

  作为农村综合改革“三个整合”之一的涉农资金整合,我市针对涉农资金存在的“多头管理、使用分散、效益不高”等问题,积极探索整合办法,最大限度形成涉农资金的聚合效应。实施整合两年来,我市先后将4类普惠性项目资金,21类市以下非普惠性项目资金纳入涉农资金整合范围,另有55类省以上非普惠性项目资金通过规划引领、打造平台,引导资金向项目聚集达到整合效果。今年成为地市级试点后,将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用于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纳入整合范围,包括非普惠性资金、普惠性资金。2015年中央、省和市安排的96项资金被列入整合对象,2016年以后新增的专项资金,符合整合条件的也应予以整合。截至今年10月底,我市累计整合涉农资金15.67亿元,其中整合普惠性资金3.05亿元,非普惠性资金12.62亿元。整合后的资金或经过杠杆得到放大,或直接投入到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整治、村内公益等建设项目,有效解决一大批农村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

  紧扣主旋律 涉农资金整合走上系统化道路

  从若干年前连南“下山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到近年来对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等各类示范区的打造,我市在对涉农资金整合有过不少探索,并在解决某一具体问题、在资金相对集中的区域发挥了作用。但归根结底,这类探索始终是建立在具体问题上而采取的特殊措施,涉农资金整合办法较为单一,整合模式缺乏系统引导,难以大面积复制推广。

  如何走上系统化的整合道路?近年来,随着我市“三个重心下移”工作的稳步推进,作为农村综合改革“三个整合”之一的涉农资金整合也有了明确的实施方案。2014年11月,清远市委市政府印发《清远市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标志我市涉农资金整合正式实施。其中,《方案》紧扣农综改“三个下移”和其它两个“整合”核心内容,在发挥村民自治、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将各类涉农补贴资金纳入整合范围,系统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充分发挥各级财政支农惠农资金的整体效应。

  一方面,我市作为粤北山区市,破除土地级差障碍,解决土地细碎化的问题,是其他平原地区不曾涉及的内容。同时服务平台建设可涵盖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针对愈发丰富的涉农服务平台内容,整合资金的可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另一方面,此次《方案》系统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既是村民自治下移后对村组织自治能力的试金石,也能为各村开展公益事业寻找重要的资金来源。

  此外,《方案》允许村集体组织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的流程,将种粮直补、生态公益林补偿等资金集中到村集体统筹,用于村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除深度整合各类财政涉农专项资金外,散落在各家各户的普惠性涉农资金也是整合的重要方面。其中,进一步细化的实施方案将4类普惠性项目资金,21类市以下非普惠性项目资金纳入涉农资金整合范围,另有55类省以上非普惠性项目资金通过规划引领、打造平台,引导资金向项目聚集达到整合效果。

熊屋村村民在村口休闲公园休闲玩耍。(资料图)

  全国首个试点市 清远迎来涉农资金整合优化试点契机

  今年3月底,国家财政部、发改委等八部委下发《关于开展市县涉农资金整合优化试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清远被确定为全国首个涉农资金整合优化试点地级市。在为期两年的试点时间内(2016-2017年),我市将承担创新农业发展规划与支农政策衔接机制,创新财政涉农资金管理模式,创新政府支农政策体系三大任务。

  落实到创新财政涉农资金管理模式这一任务,《意见》建议,可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将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安排用于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纳入整合范围,包括对农民的补贴补偿,支持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支持农业生态建设,支持农村扶贫开发,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方面资。在优化试点的工作中,我市探索并建立“一池一库六类别”涉农资金管理新机制,将原来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项目、不同渠道的资金,统一注入一个资金池,并分为“农业综合发展、农业生产发展、水利发展、林业改革发展、农村社会发展、扶贫开发”六个类别。其中,各县(市、区)作为涉农资金整合主体根据当地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组建项目库,并按六个类别安排资金和组织实施项目。

  时间来到10月中旬,随着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等八部门正式批复清远市试点实施方案,标志我市全面开展涉农资金整合,一些创新措施也陆续出台。  

连州市畔水村整合涉农资金,建设美丽乡村中的一景。(资料图)

  1.涉农整合资金单独编制预算

  市本级财政结合“一池一库六类别”涉农资金整合模式,抓紧对涉农整合资金单独编制预算,实现从预算编制环节开始整合涉农资金。其中,对列入整合范围的涉农资金,结合上级农业农村工作要求,分为农业综合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等六个类别,草拟涉农资金分配方案(含工作任务),报市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后,按照预算管理的有关程序,列入年初预算。经市本级人大审议通过后,市本级连同工作任务一并切块下达给各县(市、区)。

  2.放大涉农资金的聚合效应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清远市涉农资金整合优化配套融资方案》,最大限度放大涉农资金的整体合力和聚合效应,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支农作用,撬动金融资金投入农村农业领域。各县(市、区)在涉农资金整合优化试点期间,可实现资金横向和纵向优化,将整合优化后的涉农资金作为资本金,配套信贷资金投入项目建设,最大限度发挥涉农资金的放大效应。

  3.建立健全涉农资金整合制度机制

  规范管理方面,成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办公室内设综合督导组、项目规划组、资金统筹组,抽调工作人员并明确涉农资金整合各项工作职责。同时,制定《关于建设涉农项目库的指导意见》、《清远市涉农整合资金管理办法》、考核办法、通报制度等相关文件,规范涉农整合资金监管和加强对县级的指导。

  此外,为进一步扩大整合成效,制定《清远市涉农资金整合示范区建设方案》,在各个县(市、区)建设涉农资金整合示范区,示范推广涉农资金、涉农项目的整合优化,为全市探索涉农资金整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阳山县太平镇白花村中心小组,整合村中分布零散的土地,由原来的78块田整合成33亩田。(资料图)

  乡村涉农资金整合纪实

   “猪肉钱”化零为整变身“专项款”

  “猪肉钱”,顾名思义,是指村民用于购买猪肉等日常生活开销的款项。

  “清城区等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种粮直补等普惠性涉农资金数额不大,有的农户每年能拿到的只有几十元。”在清城区财政局农业股股长潘汝云看来,对于此类数目小、零散的普惠性涉农资金,基层干部形象地将其称为“猪肉钱”。

  清远市财政局副局长黄运全表示,“部分农民领取补贴后,直接当作家庭开支花掉,并没有真正起到帮扶农民、发展生产的目的。”面对这一现状,如何将“猪肉钱”化零为整,充分发挥其财政效应,是农村综合改革“三个整合”之一的涉农资金整合的核心内容。

  2014年11月,我市印发《清远市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试行)》,标志我市涉农资金整合正式实施,也意味着“猪肉钱”将变身“专项款”,按照当地村民的意愿,用于村内的公益事业当中。

  清城凤一村:

  用“猪肉钱”盖了文化广场


  凤一村位于旧清佛公路旁,是源潭新马村委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全村33户180多人,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以外出务工为主。2013年初,该村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同时制定的还有《村规民约》和村中发展建设规划。

  经村民户代表会议讨论,凤一村村民自愿把种粮补贴、生态林款交由村集体统一管理使用。“积少成多,小钱也能产生大作用。”村长潘伙明算了一笔账,全村每年能整合将近10000元的涉农资金,虽然数目不多,但是积攒几年,照样能为村里的公益项目建设出份力。

  2015年,经理事会商议后,全村统筹部分集体资金,并以上级承诺的补助资金、涉农补贴作为质押,用比银行稍高的利息向村民贷款18万元,连同集体原有的4万多元全部作为启动资金,将村门口公路旁的约3亩土地用于建设文化室、篮球场和公共休闲公园。潘伙明介绍,村民理事会利用整合起来的涉农资金,先后解决了村中巷道建设、农田设施建设等各项公益事业的资金来源,同时号召村民投工投劳铺设文化广场。

  如今的凤一村,拥有明亮的文化室、平整的篮球场、干净的村道,和城里一样,村里也有了娱乐休闲场所。在文化广场,时不时放映露天电影,吸引周围村子的村民聚过来观赏。

  英德大岗村:

  整合并筹集20余万元建设美丽乡村


  英德九龙镇的涉农资金整合,是清远涉农资金改革的开端。“2014年4月,市委书记葛长伟到九龙镇调研时提出了整合普惠性财政涉农资金的构想,并将此改革探索试点任务交给了九龙镇。”九龙镇常务副镇长陈球国回忆道。

  大岗村位于英德九龙镇,全村34户共203人,有水田90多亩,旱地100多亩。2014年,该村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深入推进“三个整合”为契机,结合全镇着力推进的大旅游项目,建设乡村旅游型的美丽乡村。

  2013年,大岗村成立村党支部和村民理事会,2014年年初,在九龙镇老鸦山和活石水示范村的带动下,大岗村理事会成员受到启发,决定整合村中财政涉农资金,带动村民共同建设美丽乡村。在村理事会的带领下,村民一致同意整合涉农资金———每年可整合涉农资金11700多元。同时发动村民按每家每户人均1000元进行集资,并鼓励自愿捐款,初期共筹集到建设资金20多万元。

  目前,大岗村经过村民们近一年的辛勤付出和努力,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40万元,投工投劳1000多人次,硬底化了进村道路,粉白并整体装饰了泥砖房外墙,铺设了鹅卵石门口坪,建设了篮球场、种植了1000株鹰嘴桃,实施了绿化美化工程,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保留了客家村落的纯朴特色。

  阳山墩二村:

  “专项款”由全村统一管理支配


  墩二村村民理事会积极与镇党委、政府和县市政规划局沟通协调,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将全村45户人的涉农资金整合成“专项款”,并统一投放到美丽乡村建设中。目前,整合的涉农资金1.5万元,已用于美丽乡村建设村道硬底化,小公园等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如何管理使用“专项款”?墩二村经全村农户讨论并一致同意通过涉农资金整合决议,农户签署信用社代扣协议等相关证明材料,将各农户涉农资金款项统一划入经济合作社,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表决后统一管理。在支配环节,全村可根据自身实际,灵活确定资金支出,既可用于乡村公路建设、河道疏浚等大的项目,也可用于村内保洁、电费等日常开支。所整合资金,按照当地村民的意愿,用于村的公益事业当中。

  此外,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及安全性,该村村民理事会积极探索完善涉农资金检查方式,在发挥审计、纪检监察、财政监督和村民监督作用的基础上,建立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监督机制。此外,加强结合政务、村务公开,增强涉农资金使用管理的透明度,强化涉农资金的检查力度,确保专款专用。

(信息收集:清远人才网)   
相关资讯
Copyright© 2000-2011. Goodjo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清远俊才网® 版权所有
清远人才网专注清远人才,服务清远企业,致力于打造一个资源丰富的清远人才招聘网
本网所有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B2-20050466